統一思想高度重視
凝心聚力全力推進
2021年,單縣被列為全省農村垃圾分類試點縣,為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鋪開提供了重要機遇??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調度會和推進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和責任分工,實地調研解決問題,廣泛宣傳發動,凝聚工作合力;設立了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辦公室,全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在垃圾分類過程中,單縣堅持黨建引領,在龍王廟鎮劉土城村進行試點,通過頭雁工程、美麗鄉村、鄉村夜話、餃子宴等一系列黨建活動,引導村民從思想上改變生活習慣、樹立垃圾分類意識。村民對垃圾分類從最初的嫌麻煩、不理解,到現在全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逐漸轉變了傳統的觀念和生活習慣,化身為垃圾分類的積極參與者。
多種分類模式并行
試點成效走在前列
單縣在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中不拘一格,采用多種模式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和探索,從2021年就開啟了生活垃圾分類的步伐,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021年,在蔡堂鎮進行農村混裝垃圾機械分揀試點,建設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機械式垃圾分揀站,采用自動化分選處理技術,把混裝垃圾中的塑料瓶、渣土等進行自動化分揀,減少垃圾外運數量和成本,每年附近6個鄉鎮的生活垃圾原地減量40%以上。
2021年,在農村地區按照“干濕”分類模式,進行生活垃圾易腐垃圾漚肥返田的探索性試驗。為每戶配備一個專用易腐垃圾回收桶,將菜葉菜根、瓜果皮、植物秸稈等易腐垃圾、廚余垃圾集中回收到專用桶,每天由保潔人員入戶回收到村漚肥池,其他不可漚肥垃圾由各戶自行放入道路兩側的大垃圾桶,每天由保潔公司按照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體系負責常態化清運和無害化處理。目前,已經在全縣368個行政村進行了推廣,共建設漚肥池680余座,配備分類垃圾桶30余萬只,新增垃圾分類轉運車18輛,各村每年可減少垃圾外運總量的60%以上,節省了大量的垃圾轉運和處理成本。2021年,在謝集鎮趙雙樓村建設了高標準的生態智能漚肥站,更加科學實用,解決了原簡易漚肥池沼氣、滲濾液產生污染及冬季漚肥效果差的問題,并能對各戶垃圾分類情況實施動態管理。
2021年,單縣啟動利用廚余垃圾探索養殖蚯蚓試驗項目,利用廚余垃圾、植物秸稈、調和劑等調配的特殊物,在養殖棚或農田養殖蚯蚓,既能消耗大量生活垃圾,又能使土壤增強肥力、疏松透氣,還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蚯蚓可以作為藥材和豬雞魚飼料出售,每畝每年可獲得利潤近萬元。2021年,在萊河鎮建設了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蚯蚓養殖基地,面積20余畝,loutaicun.cn,每周可消耗生活垃圾10余噸,每畝每年平均收益可達8000元以上;2021年,在總結萊河基地經驗的基礎上,在縣北部工業園區建設了第二處蚯蚓養殖基地,占地面積15畝,目前已經啟動運營。
基礎設施率先建成
形成處理整體框架
單縣努力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樣板,積極建設各項綜合性垃圾分類處置基礎設施,為全縣垃圾大分類打下了堅實基礎。
單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占地12.7萬平方米、庫容量124.28萬立方米,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配套建有防止二次污染的圍堤工程、防滲系統、滲濾液收集導排系統等,通過無害化衛生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為全縣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填埋場在停止運行后,按照相關技術要求進行了封閉覆蓋,通過種植綠化樹木和草坪實施了生態修復,成為一處獨具特色的園林綠場。
為了進一步改進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推進生活垃圾減量,2021年,高標準建設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發電廠自建設之初便堅持“高起點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標準運營”的“三高”理念,配置兩條每日處理400噸垃圾的具有焚燒爐、余熱鍋爐、煙氣凈化設備的生產線和一臺1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年處理垃圾量29.2萬噸,年發電量1億度,年可節約標煤6.67萬噸,是單縣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重要的民生工程。單縣餐廚垃圾處理廠占地3萬平方米,采用“預處理+厭氧消化+沼氣利用+油脂回收”的工藝技術,設計規模為每日處理廚余垃圾100噸、地溝油10噸(含廢棄油脂),每年可處理全縣3萬余噸廚余垃圾。
圍繞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大格局,單縣在做好廚余垃圾等分類、處理的基礎上,還積極探索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單縣建筑垃圾處理場每小時可處理建筑垃圾200噸,通過綜合給料、分體破碎、智能磁選、智能篩選等系統,對全縣建筑垃圾進行集中回收粉碎處理,每年能生產建筑骨料60萬噸,可為社會節約45萬噸石子和15萬噸砂石,再生骨料可代替砂石作為廣場免燒磚、混凝土砌塊、預拌砂漿、預制管涵等原材料,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回收利用。
上接7版
本文地址:http://www.app-bux.com/yynews/8658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河南小麥苗情好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