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愛良 鄭星星
“這次云講堂辦得好啊,聽了村社黨組織書記談治理,拓寬了治村眼界,保護古樹名木、建設生態景區的勁頭更足了。”7月31日上午,筆者見到常山縣同弓鄉彤弓山村黨支部書記章貴生時,他正好從鄉里開完會趕回村里。
彤弓山村是國家3A級景區。該村將興辦“鄉村振興·古韻講堂”作為主抓手,使之成為全村主題教育主陣地、產業發展主平臺、基層治理主載體。目前,“古韻講堂”已先后邀請浙江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縣文廣旅體局等單位專家,圍繞風貌提升、景區建設、特產推介等主題,開講18場、培訓2000余人次。
治亂治臟建“盆景”
距離文昌閣不遠處,一幢占地390余平方米、高3層的村便民服務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主體工程已結頂,10多位民工正在進行外墻粉刷。該項目總投資300萬元,去年9月動工興建,預計年底建成交付使用。
彤弓山村以列入省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為契機,啟動了包括民居外立面改造、徐氏宗祠修繕、掬水古街修復、古樹群保護等10多個項目,旨在打造“民居如景、村景如畫”的休閑旅游精品村。
章貴生告訴筆者,村里借助“古韻講堂”,每次講堂開講,村干部都要通報在建項目進度、資金籌集使用情況,這樣把每個項目的賬算明白,可以爭取廣大村民更多支持配合。
村里開展農房整治風貌提升工作,為取得村民理解配合,村干部先后5次通過“古韻講堂”講解項目相關政策。徐勛岳等村民聽了講座以后,率先行動,全村共整治了臟亂差庭院30余處。之后,村里又因地制宜,加快拆后利用工作,對這30余處庭院進行總體設計,引導村民打造美麗庭院、“一米菜園”,讓庭院成為旅游景區文明新風的靚麗窗口。
目前,全村已完成25處各具特色的庭院改造工作,其余正在加緊施工中。
借智借力提素質
在彤弓山居精品民宿門前,占地150平方米、投資30萬元的“星空泡泡屋”項目正在加速裝修中。業主黃勇相告,項目已完成80%以上,爭取8月初對外開張營業,填補了彤弓山景區沒有泡泡屋的空白。
彤弓山村建有3000多平方米的農耕文化展示園、文昌閣、濕地公園等景點;精品民宿從最初的1幢擴大到現在的7幢;縣里還連續兩年在此舉辦“同弓曬秋”活動,吸引了央視、浙江日報等權威媒體關注。
今年,同弓鄉與浙江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簽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掛牌成立浙江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同弓創新基地。
“我們特地邀請了7個專家,走進‘古韻講堂’,圍繞園藝、花卉、養殖、特產加工包裝等方面進行輔導。”章貴生介紹,在培養職業農民的同時,針對景區講解員不足的情況,邀請縣文廣旅體局干部多次前來講解指導。目前,已培養周元妹等5名講解員。
硬件軟件一起上,古樹山莊大變樣。該村今年吸引鄉外游客前來參觀考察近5000人次,彤弓山居精品民宿接待上海、杭州游客1000余人次,野葛粉、苦櫧豆腐、葡萄銷售額達50余萬元。
本文地址:http://www.app-bux.com/yynews/3787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