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馬尾松林下空間,上杭白砂國有林場生成了一座500畝的“百草園”?!斑@里示范栽培了金花茶、黃花遠志、朱砂根、草珊瑚等數百種藥用植物,未來有望實現規?;a?!卑咨皣辛謭龈眻鲩L吳家新說,同時,白砂林場還在探索發展種苗產業。目前,已建成苗圃地106畝,可年產珍貴樹種、優良鄉土樹種、用材樹種等苗木105萬株。
利用馬尾松林下空間,上杭白砂國有林場生成了一座500畝的“百草園”。
“這里示范栽培了金花茶、黃花遠志、朱砂根、草珊瑚等數百種藥用植物,未來有望實現規?;a?!卑咨皣辛謭龈眻鲩L吳家新說,同時,白砂林場還在探索發展種苗產業。目前,已建成苗圃地106畝,可年產珍貴樹種、優良鄉土樹種、用材樹種等苗木105萬株。
這是白砂林場探索“少砍樹也致富”的最新實踐。
在國有林場改革前的2014年,白砂林場木材采伐量約1萬立方米。改革后的去年,這個數字僅剩8000立方米,并仍有走低趨勢。
采伐量降低,木材收入銳減,財政又尚未實現完全兜底,國有林場該如何可持續經營?
告別“砍樹經濟”
少砍樹,是最新一輪國有林場改革的關鍵主張,改革的目標就是推動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
為此,《福建省屬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森林資源“雙增一減”的目標,即到2020年,全省省屬國有林場森林面積增加50萬畝以上,森林蓄積量增加1300萬立方米以上,商業性采伐減少20%左右。
來自省國有林場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省省屬國有林場面積增加37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804萬立方米,年度商業性采伐比改革前減少20%以上,其中,2018年比改革前減少30.3%。其中,從2017年開始,福州全面停止省屬國有林場商業性采伐,并建立財政購買機制,林場所需經費全部由市財政核撥。
但并非所有林場都能享受財政全盤兜底,木材經營收入依然是不能丟的飯碗。
“1985年左右,第一批營造的杉木林進入采伐期。從此,林場便進入了靠伐木過日子的階段,采伐收入一度占林場收入的九成以上。少砍樹,必然傷筋動骨?!毖罂趪辛謭龈眻鲩L黃金華說。
盡管全省省屬國有林場省級事業經費已由改革前的每年950萬元增加到1億元,但仍遠遠不夠。按照省國有林場管理局綜合科科長陳良昌的測算,這筆事業經費僅僅能滿足全省84個省屬國有林場約18%的資金需求。
一邊是少砍樹帶來營收銳減,一邊是財政輸血有限。探索多元化經營,成為新出路。
嘗試多元經營
上世紀80年代末,原國家林業局提出了“以林為本,合理開發,綜合經營,全面發展”的國有林場辦場方針,其背景便是國有林場單一的產業結構與過窄的創收渠道。
“林場的收入主要依賴木材的銷售,在木材價格逐年下滑的態勢下,林場經濟日趨惡化,產業結構單一的缺點逐漸顯露?!标惲疾f,1998年后,國內木材行情低迷,不少林場創收乏力,經營舉步維艱,林場職工工資收入普遍偏低,“急需健全多種經營格局,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因此,不少國有林場嘗試多條腿走路?!吧鲜兰o90年代,我們在林場開辦了柑橘果園,但收益有限,難賣好價,大部分鮮果只能作為職工福利?!秉S金華說,幾年后果園便陷入拋荒。
早年溫州蜜橘流行,各大國有林場紛紛引種。而后,龍眼、荔枝、芒果等亞熱帶水果暢銷,閩南地區的林場一哄而上。由于品種老化、營銷不力等原因,它們紛紛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泰寧國有林場開辦過木材加工廠、松香廠、機磚廠、養殖場等,并鼓勵林場職工參與承包經營,但效益依然不佳,不久后便相繼關停。
這些項目的失敗,嚴重挫傷了林場發展多種經營的積極性,一些地區甚至對發展多種經營下了禁令。
“林場的多元經營項目一般都相對滯后于周邊經濟的發展,比社會上慢一拍,科技含量低,營銷環節薄弱,缺乏創新性和突破的勇氣?!秉S金華認為,經營管理機制的僵化是主要原因,“職工積極性難以調動,市場的力量沒有得到體現”。
創新運營機制
在黃金華看來,多元經營的戰略思路沒錯,要改進的是立足林場資源優勢,不斷創新運營機制。
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洋口國有林場與南京林業學院、福建省林科院等單位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持續開展杉木育種科研與推廣應用,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和福建省唯一的“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白鳛榭萍夹土謭?,應該聚焦科技成果的轉化?!秉S金華說,在發展多元經營過程中,洋口林場將為社會供應優質的種子、種苗、穗條等產品。國有林場也可以通過科技成果轉讓、知識產權合作入股等方式,與社會資本聯合運營,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發展時下躥紅的森林旅游,國有林場同樣具有先天優勢。
本文地址:http://www.app-bux.com/st/287.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 金山漕涇打通鄉村振興“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