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至今,經過多年的生態改造建設,大青山南麓生態建設綠化工程以點連線,由線及面,不斷完善,逐步形成體系,整體區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提升。項目區內,由西至東經生態路和規劃二街兩條綠線串接,完成多處萬畝以上生態建設分區,完成生態建設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2012年底至今,經過多年的生態改造建設,大青山南麓生態建設綠化工程以點連線,由線及面,不斷完善,逐步形成體系,整體區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提升。項目區內,由西至東經生態路和規劃二街兩條綠線串接,完成多處萬畝以上生態建設分區,完成生態建設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位于陰山山脈大青山南麓中段,整體呈東西走向。項目區南臨京藏高速路,北至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東至新城區界,西至回民區界。項目針對大青山前坡原有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及建設,以恢復和營建大環境生態為原則,科學規劃,切實整治現狀不足,優化生態環境,努力將規劃區域打造成為兼具環境保護與生產發展功能的復合式生態保護片區,從而構建起大青山南麓一道天然綠色屏障。目前,重點項目有烏素圖召廟文化保護區,位于回民區攸攸板鎮,北靠大青山,南接G6高速,東臨烏素圖溝,項目占地3000畝,共分六個區,分別由以烏素圖召為核心的召廟文化保護區,以當地聞名的杏林為主的生態農業觀光區,以休閑療養為主體的療養度假區,以大青山前坡優良林地植被為主體的山岳覽勝區,以西烏素圖村為核心的民俗村和烏素圖溝生態治理區組成。
杏塢番紅生態景區 。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中的重點工程,位于大青山前坡東西烏素圖村,城區西北方向,一期規劃面積1250畝。項目內的天然河道被東西烏素圖村所夾,河道兩岸風景優美,植物群落景觀豐富。兩岸遍植杏樹,初春時節杏花遍野絢麗綻放獨具特色。近年來,河道兩岸景觀經過整理完善重點打造、補植新植,景區綠化效果明顯改善,環境品質逐年提升。
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籌建于1993年,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與北二環路、京包高速路相鄰生態路貫通東西,交通十分便利。前期重點開發的烏素圖旅游中心占地3500畝,經過多年的景區景觀建設提升,該公園已逐步成為設施齊備、服務功能完善、環境怡人、風景秀麗的重點游賞景點。
大青山生態路。西起烏素圖召廟文化保護區,東至雅馬圖森林公園,是串接大青山南麓眾多生態景區的主要線路,經過近幾年的重點打造,該路線兩側綠化景觀品質較以前有了顯著的提高。大青山野生動物園、青少年生態園區,經過多年的專項綠化建設,整體綠化景觀已較為成熟,片區生態景觀效應較好。
國家北方足球訓練基地景觀建設項目。項目位于大青山前坡,110國道以北,哈拉沁溝以西,規劃總面積2.68平方公里,綠化面積2715畝。一期綠化建設包括北側道路綠化、東側哈拉沁溝西側綠化接球場周邊綠化,共計710畝。項目依托大青山前坡生態環境及草原文化底蘊,形成以國家北方足球訓練基地為核心,草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園為互補,集足球賽事、體育訓練、運動醫學養生、教育培訓、商務會展、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足球產業生態圈。
哈拉沁溝水系景觀治理項目。位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呼包高速(G6)以北,河道西臨哈拉沁村,東接哈拉沁生態保護區,向北距哈拉沁水庫約15公里。以打造流暢優美的河道線形為主線,營建河溝兩側豐富多彩的景觀層次為目標,對河溝兩岸生態進行全方位優化改造,將其演化成為一條靈動的飄帶,并于臨近京藏高速橋區域營建開闊的水域景觀,成為該區域獨具特色的景觀亮點。設計中主要改造手段是將河道工程建設與綠化植物配置相結合,根據河道兩岸高差變化,對駁岸進行放坡處理及生態處理,補植大量抗旱、耐澇的植物,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在保證河道泄洪排澇功能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治理和改善哈拉沁溝周邊整體水土環境。
哈拉沁生態公園。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哈拉沁沙坑景觀改造區,位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呼包高速(G6)以北,哈拉沁溝以東,哈拉更新村以西,總占地面積850畝,區域內主要改造手段是將原有采砂坑立壁進行景觀放坡處理,結合地勢地貌,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態改造,重點打造坑內景觀節點,將原有生態惡劣的采砂廢棄地通過園林景觀處理,打造成為一處集休閑游覽、生態觀景的綜合性公園功能區,從而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規劃中,設計根據原址放坡后地勢地貌,栽植大量具有觀賞性的綠化樹種,增設人工湖、古典景觀建筑庭院群落、臨水棧道及健身步道等園林設施,營建大面積花田、緩坡草坪、梯田林帶等多樣景觀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app-bux.com/st/249.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 石家莊召開全市造林綠化工作培訓會
下一篇: 傳統陽光房和可移動折疊陽光房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