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皆綠,青山層林盡染,樹木長勢旺盛,林下花果飄香,這是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如今的模樣。近年來,昔陽縣積極建設林業產業體系,把打造綠水青山的過程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林業擴規增效的各項新成果為昔陽縣增添了濃重的“綠色”基調,越來越多的昔陽民眾享受著青山碧水、藍天白云帶來的生態紅利。
圖為昔陽沾嶺風景 翟海貞攝
滿目皆綠,青山層林盡染,樹木長勢旺盛,林下花果飄香,這是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如今的模樣。近年來,昔陽縣積極建設林業產業體系,把打造綠水青山的過程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林業擴規增效的各項新成果為昔陽縣增添了濃重的“綠色”基調,越來越多的昔陽民眾享受著青山碧水、藍天白云帶來的生態紅利。
擴林:植樹造林夯實生態底蘊
當下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在昔陽縣沾尚鎮的沾嶺山上,瀟河源頭生態建設工程現場,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種植油松、遼東櫟、五角楓等樹種,放眼望去已是滿眼翠綠。這是昔陽全縣植樹造林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昔陽縣借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契機,采取建景增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河岸補綠、全民植綠等措施,建成了頤民公園、松溪公園、澳垴山森林公園、濱河公園等八大公園及50余個小游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米,縣城綠地率達到40%,綠化覆蓋率達到43%,形成了“城在水中、路在林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森林城市”美景。
同時,昔陽縣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打造“太行綠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造、改、退、增、撫、管多措并舉,整合太行山綠化三期工程、環京津冀生態屏障區建設工程、通道及兩側荒山綠化工程,重要水源地治理工程,新增荒山人工造林工程以及退化低效防護林改造、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等工程建設資金,實施2019年瀟河源頭生態建設工程,完成植樹造林4萬畝。
管林:多措并舉筑牢生態屏障
當下,綠色已成為昔陽的底色,關注森林、保護生態、讓綠色永駐為民眾造福,已成為昔陽全縣上下的共識。
昔陽縣西寨老廟山林區的森林里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吧址阑鹭熑沃卮?,可不敢馬虎?!碧靹偭?,63歲的保衛員就爬上15米高的瞭望塔,巡視著遠方的森林。他是昔陽縣國有林場老廟山綜合管護站的瞭望員,他常說工作必須認真細致。
這里的森林是昔陽縣的核心林區,森林資源達到2.4萬畝。在這2.4萬畝森林資源的背后,是昔陽縣不斷優化資源管理方式,多措并舉闖出的新路徑。
在呵護青山綠水的路上,昔陽縣創新思路全域化防控。在技術平臺層面上,建成了森林火災遠程監控、生態公益林GPS巡檢、林業地理信息資源管理、林地變更調查和造林信息管理等信息化系統和綜合管理平臺,實時對森林火災進行預警監控,及時發現森林病蟲害、私挖亂采、侵占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是晉中市首家實現“智能監管”的縣份;在森林防火方面,實行縣領導包鄉鎮、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黨員包山頭“四包”責任制,保持森林防火的高壓態勢。
營林:興林富民樂享生態紅利
“為了實施好瀟河源生態建設工程,我們通過議標,組建了12支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實施此項工程。這支隊伍中,90%來自昔陽全縣各地貧困戶。只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每人每月能掙3000元左右,平時預付50%的工資,年底都能結清。這不僅提高了森林覆蓋率,還能使1300余名貧困戶脫貧增收?!睘t河源頭生態建設工程現場負責人鄧海善跟記者掰著手指盤算了這項工程的效益。
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但釋放出來的效益卻大不同。
在昔陽縣孔氏鄉小腰咀村,土地貧乏,農業基礎薄弱,在林業部門的扶持下,該村在荒山上造地,發展板栗經濟林?!暗玫搅丝h里的支持,我們種了1000畝板栗樹。你看現在長得多好,這1000畝板栗樹成了我們村里的傳家寶?!睍x林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耿貴林說。
近年,昔陽縣把打造綠水青山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截至目前,該縣共建成市級干果示范基地10處,通過已組建的20支500余人參與的核桃干果經濟林管理專業技術服務隊,對全縣4萬畝核桃干果經濟林開展低產低效林改造,促進林果產業發展,助力全縣114個貧困村,貧困戶5870戶,貧困人口14964人,實現產業脫貧。同時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優先發展板栗、連翹、沙棘三大特色林業產業,發展三個“一萬畝”,實現“東、中、西”林業產業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app-bux.com/st/14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 西寧今年新建成10座公園游園